《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》展示褚君浩院士科研道路
来源:新民晚报 2023-05-19 15:10:50


(资料图)

很多人小时候说起自己的理想,都会骄傲地说:“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”,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、红外物理学家褚君浩小时候一样。为了从小立下的志愿,他坚持了四十多年。本周末,上海科技节开幕,褚君浩院士将做客纪实人文频道《上海市青少年科创教育经典导读》(第二季),与观众畅聊自己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坎坷和风景。

学习知识就像听交响乐

大学时代,褚君浩有个笔名叫“坦牛”。他当时对同学说这个笔名的意思是“在平坦的大道上,像牛一样勤奋地工作”,其实心里想的是“爱因斯坦”和“牛顿”。

然而在成为物理学家的这条路上,褚君浩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。高考时,因为作文偏题,语文满分100分,他仅得了40分,因此与第一志愿复旦大学物理系失之交臂,被第三志愿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录取。好在褚君浩很快调整了心态,他说,这就像去一个剧场里听交响乐,你的票子是最后一排的。如果当时考取了复旦物理系,那可能就是坐在前面几排。但不管在哪一排,听到的内容是一样的。只要好好学,都能学到知识,都能有所成就。

在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,褚君浩收到美国两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。是去国外读博还是在国内继续深造,褚君浩心中难以抉择。当时褚君浩的导师是汤定元教授,汤老师劝他留下来,因为研究生时期,褚君浩已经跟着汤老师开始做碲镉汞这一材料的研究,去了国外肯定要改变研究方向。斟酌再三,褚君浩决定留下来继续本专业的研究。

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

“汤定元先生叫我做博士研究,是希望我能够解决一个世界难题,把碲镉汞的本征吸收光谱做出来。”这一研究在当时还是空白,国际上从未有人测量出来过。一开始,褚君浩有点畏难,但是转念一想,“我不是要做‘坦牛’吗?这个有点难的问题,我应该勇于去解决它们。”在经过反复艰苦的探索和试验,褚君浩终于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。以他名字命名的C(褚君浩)X(徐世秋)T(汤定元)公式,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红外领域。

在节目中,褚君浩推荐了他和李波教授共同撰写的《传感器与智能时代》一书。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讲述传感器和智能时代的关系,从人类科技发展史的角度,描绘了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方向。褚君浩说,

在最后的互动环节,网友提出许多问题:“作为学生,应该怎么分配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?”“年轻人就业时在理想和现实中应该怎么选择?”“红外技术在未来科技的发展中会有什么前景?”“将来人工智能有了突破性发展,AI会代替人类吗?”褚君浩一一回答。在学习态度上,他建议年轻人要劳逸结合,为了理想能够守住内心;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前景上,褚君浩坚定地认为,人工智能绝不可能取代人类,而是会更好地服务人类。“年轻人,如果你对某个方面特别有兴趣,希望你能够坚持下去,发扬下去。”褚君浩说。(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)

相关文章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