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,科力远(600478.SH)发布2023年度定增预案,拟募集不超过16.07亿元加码锂电,主要用于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等项目。
科力远是国内镍氢电池行业领域内的龙头企业,也是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在华唯一供应商。在丰田等传统燃油车大厂业绩不振,新能源车销量持续火热的背景下,科力远转型布局锂电赛道,在原有的镍电池基础上,寻求业绩新的增长点。
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,科力远上市近20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1.34亿元,扣非净利润累亏超10亿元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定增预案发布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科力远股价收跌1.75%,截至7月31日收盘,股价距年内高点已跌超35%,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,公司转战锂电是否能成功呢?
拟定增募资16亿,5成用于碳酸锂项目
科力远是集上游矿资源、电池材料、先进电池及管理系统(BMS)、储能系统、电池回收等产品和服务于一体的公司,产品应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民生消费以及储能等领域。
7月21日,科力远发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,拟向机构投资者、境内自然人定增募资不超16.07亿元,发行数量为4.99亿股。
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,3GWh储能系统产业化项目,大数据智慧储能管理系统技术开发项目,新型储能电池研发及中试项目,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自上市以来已经发布多轮定增募资计划,成功募集资金约30亿元。
上市近20年,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1.34亿元
科力远成立于1998年,2003年9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此前证券简称为“力元新材”,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,更名为科力远。
财报数据显示,科力远上市近20年,累计归母净利润仍然为负。截止今年一季度末,公司累计亏损1.34亿元,其中大额亏损主要发生在2016年和2019年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-2.11亿元、-3.57亿元。
2022年,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.79亿元,近20年来首次超过1亿元。
扣除非经常性损益,公司扣非净利润从2011年开始连续10个财年发生亏损,直到2021年才开始扭亏为盈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扣非净利润近20年累计亏损10.88亿元。
镍电池相关产品毛利下滑,锂电成为重要利润来源
2022年,科力远实现营业收入37.86亿元,同比增长23.78%;归母净利润1.79亿元,同比增长323.51%;扣非净利润1.14亿元,公司成立以来年利润首次超1亿元。
分产品来看,科力远2022年主要业务收入为动力电池及极片业务,占总营收的38.1%,同比增长22.85%,但因成本上升,毛利率同比降低了3个百分点,毛利润仅为2.65亿元。其中动力电池主要指的是镍氢蓄电池,极片指的镍氢蓄电池极片。
排在第二位的贸易业务,主要通过套期保值锁定镍、钴等原材料成本,2022年此项收入为7.28亿元,但毛利润仅15万元。
第三是消费类电池,该市场由锂电池主导,去年营收6.98亿元,毛利润为0.41亿元,仅比2021年增加约700万元,盈利空间尚未完全打开。
公司主营的镍产品2022年收入5.96亿元,同比增加9.7%,但毛利相比2021年减少了12.59%。
幸运的是,科力远近年新开展的锂电材料业务,因碳酸锂价格上涨,公司2022年在该项业务上实现1.15亿元的毛利润,毛利率高达51.05%,这成为公司2022年扣非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的关键。
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933.77万元,同比下降7.09%;营业收入8.88亿元,同比增长64.17%。
目前碳酸锂价格持续震荡,从2023年年初时高点51万元/吨,下降到4月份的18万元/吨,5月份开始回升,目前保持在28万元/吨的价格水平。
资产负债率上升,现金流压力较大
随着锂电材料业务的开辟,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增长至8.76亿元,去年同期为0.48亿元,净投入大幅增加。
经营现金流方面,公司2020至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.91亿元、2.19亿元、2.05亿元。2023年一季度该指标为-2.55亿元,同比下跌272.54%。
同时,科力远的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上升,2022年末上升至约58.04%,同比上升超过6个百分点,今年一季度继续上涨至61.3%。
随着资产负债率的上升,科力远财务压力也开始增大。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0.97亿元,同比上涨约5%,2023年一季度财务费用为0.24亿元;有息负债从2022年末的21.51亿元飙升至2023年一季度末28.91亿元,占总负债的比例高达50%以上。
2023年一季度报显示,公司账上现金14.79亿元,而短期借款达到14.75亿元,此外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12.28亿元。
在资金面较为紧张的情况下,科力远在锂电和储能方面如果不能顺利转型,公司或将面临财务、现金流等多重资金压力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信息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。
版权声明: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。